其实按民间风俗,六月六这天,妇女要回娘家消夏,所以也有把六月六这天称为“回娘家节”,六月六是妇女回娘家的日子。
六月六为什么要回娘家
溯其原因,晋南盛产小麦,六月六日前后,小麦已经收打完毕,正处在一个农闲阶段,是探亲的绝佳时期。民间就有“六月六,走罢麦”的俗语。
六月六姑娘回娘家,要用新产的小麦面粉,蒸一个大月形的角子馍,意喻自家又获得了丰收。
丈母娘招待姑爷,要做七、八样饭菜。主食有凉粉、凉面、蒸馍、烙饼等等。
在安邑、解州一带,招待姑爷以吃“胡饼”为荣,传说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由于西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被东床择婿时,裸体睡觉,口里大嚼的就是“胡饼”,故相沿成俗。
这种“胡饼”用南瓜丝丝和精面粉做成,松软可口,非常好吃。万荣一带要吃煎饼、配以椒叶、呈五色,取意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暗喻女儿的精明强干。
关于六月六回娘家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卿狐偃骄傲自大,气死亲家赵衰。
有一年晋国遭受灾害,孤偃出京城放粮,女婿想乘孤偃过生日之时,为父亲报仇,杀死孤偃。女儿知道后,星夜赶回娘家报信,让父亲有个准备。
孤偃放粮回城,深知自己办了坏事,悔恨不已。他不仅不怪女婿,还改正了自己的毛病。
事后,每年农历六月六日,孤偃都把女婿、女儿接回家里,合家团聚。后来传到民间,逐渐成了妇女回娘家的节日,还称为姑姑节。
六月六习俗
古人还讲究在六月六日沐浴,民间有“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沐浴”之说。清人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载:
此日“内府銮驾苦、皇史宬(清皇家档案库)等处,晒晾銮舆仪仗及历朝御制诗文书集经史。士庶之家,衣冠带履亦出曝之。
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妇女多于是日沐发,谓沐之则不腻不垢。至于猫狗之属,亦俾浴于河。”现在这一习俗好多地方仍然流行,六月天,气温水温高,正是沐浴的好时候。
我国许多地方,将“六月六”称为“天赐节”。传说,唐僧历经八十一难好不容易从西天取得真经,却在归途中不慎将佛经掉落大海,唐僧只好将佛经捞出晒干。
本来这只是个传说故事,但古人却偏偏认定唐僧晒经这天是农历的六月六日,还据此把这一天命名为“天赐节”,意思是这一天“天赐佛经度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