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的药王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及道士孙思邈,他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宋徽宗曾封其为妙应真人,孙思邈信仰较为普遍,很多宫观或自取名药王庙、或设药王殿供奉。孙思邈祖师在道教尊为“九天采访三界药王天医大圣”、“药王孙大真人”、“开元普度天尊”、“感应普救天尊”等,居天医采访院药王妙济宫、九天保莲宫等。 南昌三阳万寿宫可以为善信提供药王祛病延寿法事,有需要的可联系鹿豹座。
根据传统,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是药王孙思邈真人的圣诞吉日。药王殿都会依照道教传统,上午在药王殿举行庄神圣的庆寿仪式,敬献供品,诵咏仙经,宣陈科范,恭贺圣寿,祈求药王孙真人大慈大悲,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社会和谐,民生乐业。大殿之上威严庄重、道乐悠扬。高功凝神存祝、踏罡步斗,经师诵咏仙经、依科演法。在钧天妙韵之中,众人行三跪九叩朝拜礼,虔诚庆贺药王孙真人圣诞。法会过程中,高功宣读疏文,焚表上奏,为参与法会的信众人等祈愿家宅合兴、福寿康宁,并庇佑一方的风调雨顺。药王圣诞法事庄严神圣,圆满周隆。法会结束后给参加法会的信众赠送了外用良药。
孙思邈药王祖师一生传奇经历:
孙思邈祖师,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他首先是位医学家,因医理通达、医技高明,而被朝廷敕为命官;其次是具神秘色彩的“真人”,他德医高尚,重视养生,济世活人,活了一百多岁,被后世称为“神仙”。其三,他是一位真正的道士,无私无欲,只讲奉献,不讲索取,不慕荣利。孙大真人一生炼气养神,精究医药,务行阴德,常蕴仁慈,汲汲以善为务。小蛇之伤,昆虫之微尔,思邈以药封而放之,其德及昆虫,非人可及,至于龙宫之报,感灵异之若此。《道德经》曰: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真人深合其道也!
孙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教经典,探索养生术,同时也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他认为道在身内而不在身外,一个人只要潜心静性、炼气养形,虽无师傅指点,也可达到养炼目的。所以,孙思邈拒绝世俗往来,倾心于道的修炼,并不绝总结前人养炼的宝貴经验,而最终功满道成,成了一名恪守道规,无师自通的道士。孙思邈不断总结仙道经验。他认为修道之士飞升成仙,必须修德积善,积善愈多,仙阶就愈高。他选择了济世活人作为他的终生事业,还制定了“救疾济危”“无欲无求”的标准,广积善德,务欲成仙。医离不开药,他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深入太白山、终南山、峨嵋山的老林中,寻求药农,多方采集,分类总结。后来,他所著的医书中八百多种草药,就是这个时期积累的。
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孙思邈还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开始接受朝廷的邀请,与***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根据史志、本草、《道藏》等文献,以及陕西省耀县药王山有关碑刻,孙思邈的著作80余种,今多亡佚。孙思邈医德也十分高尚。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它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他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医德思想,是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当之无愧的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
虎守杏林典故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精研医学并兼通玄门典籍,被誉为“药王”的唐代著名医学家孙祖晚年曾云游于邱县。观其景物优美,民风淳朴,遂留连忘返客寓郊寺,悬壶行医无欲求,施医无类,师承董奉为人治病不收钱,不受谢,惟望患者病愈后在寺旁植杏树三株,经年植杏树百亩,郁然成林,杏熟以杏易谷赈贫。此间,有虎伏跪求医,孙祖首创“虎撑”治愈金簪卡喉之疾,虎有灵性,不复危害人畜,感恩为其守护杏林并充当药王坐骑。药王佩逝,虎绕寺哀啸三日,不知去向。
鹿豹座介绍道家药王之法
1、过功
2、药王符水修炼
3、请百神
4、解秽咒
5、金光咒
6、药王诰
7、祖师药王诰
8、在家出门时念咒
9、进门咒
10、坐咒
1
1、药王开光
1
2、墨咒
1
3、笔咒
1
4、祝文
1
5、药王钱
1
6、雪山符咒
17、紧箍咒
18、无名肿毒咒
19、化骨水秘语
20、辟邪昊字
2
1、神水法咒
2
2、药王神水咒
2
3、药王祛煞水
2
4、药王咒练丹符水
2
5、药王接骨讳
2
6、药王救伤符
27、仙笔写癖法
28、化病符
29、治百病五雷符咒
30、心疼立止法
3
1、行路不倦法
3
2、治腰疼符
3
3、治痢疾符
3
4、化肿毒符
3
5、火邪符
3
6、退邪符
37、除邪符
38、药王保命符
39、药王镇邪符
40、药王亡命掌
4
1、药王禁蛇咒
4
2、药王禁蜂咒
4
3、药王禁贼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