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子,又作坚固子、设利罗,意为尸体或身骨,常指骨灰。在佛教中僧人在死后火化,所产生的结晶体,则称为舍利子或坚固子。
舍利子的传说:
据传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槃,火化后弟子们从灰烬中得到了头顶骨、牙齿、中指骨和84000颗舍利子。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荼毗后所得舍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遗骨舍利,如佛牙、佛指、佛顶骨等;另一类是珠状舍利子,其中又有骨舍利、肉舍利、发舍利之分。舍利和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尊敬和供奉,依据缘起性空的义理,佛教认为,舍利子只是物质元素并无灵异成分,佛教徒尊敬佛的舍利和佛弟子的舍利,主要是由于高僧大德生前的功德慈悲智慧。
舍利子的颜色形状:
舍利子的颜色和形状可以说五颜六色,形状各异,如红、绿、黑、白、等各色均有,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翡翠、玛瑙,更有像钻石一样褶褶闪光,让人顶礼膜拜。
舍利子的形成:
关于舍利的形成,舍利是由人的尸体经高温火化后产生的。将遗骨在温度摄氏600到1,600度之间进行低温焚烧,骨头内的碳酸钙便有机会与人生前摄取的多种盐类结合,烧结出漂亮的陶瓷状结晶,即是舍利子。
释迦牟尼佛舍利渊源:
关于释迦牟尼佛舍利,《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在拘尸城双树间般涅槃后,佛舍利被分为八份,由八个国家各自起塔供养。另据《阿育王传》卷一载,阿育王统治时期,搜集释迦牟尼佛遗存的舍利,建造八万四千宝塔进行供养。后世中国佛教关于佛舍利和阿育王塔的述说,常以此为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