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中国人会有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那么端午节啥时候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端午节的历史渊源和庆祝方式。
历史渊源
端午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那时候已经有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据史书记载,历史上最早记录端午节的文献,要追溯到战国时期楚国的《楚辞》中一篇《离骚》:“仲夏者,五月也;端午者,五月之半也。”正是这篇《离骚》中的诗句,第一次提到了端午这个词。
其实,端午节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传说与它紧密相关,那就是屈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学家之一,也是楚国重要的***家、军事家。屈原是一个充满爱国热情的人,他几次上书请求国君重视人民利益,但始终被忽视。结果,屈原因忧国忧民奋笔疾书,向国人宣扬爱国思想,但最终被国君怀疑,被放逐到了汨罗江畔。
屈原被放逐后,深感国家危机,心如刀绞,想尽办法想要救国。他曾经在汨罗江里写下了《离骚》,表达了他对祖国的忠诚。据说,后来屈原实在看不下去国家的情况,怀着对祖国的深深思念,于五月初五这个日子投江自尽。为了纪念屈大夫,人们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举行祭祀活动。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庆祝方式
端午节啥时候来临,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那么在这一天,人们都会有哪些庆祝方式呢?
龙舟比赛:端午节上,人们喜欢参加龙舟竞赛,这也可以说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体育比赛之一。而龙舟竞赛的历史也很悠久,据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江浙、广东和福建。
吃粽子: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还有一项不可缺少的传统活动,那就是吃粽子了。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俗,因为传说屈原被放逐后,为了不让他的遗体被鱼虾啃食,百姓们纷纷向江里投入粽子,来让鱼虾吃饱,不去啃屈大夫的遗体。从那时起,每年的五月初五便成为了人们用粽子供奉去祭祀屈大夫的日子。
挂菖蒲和艾叶: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那就是挂菖蒲和艾叶。传说中菖蒲和艾叶可以驱除瘟疫和邪气,所以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用菖蒲和艾叶制成的香囊挂在门上或者佩戴在身上,以防瘟疫和邪气附身。
总结
以上就是关于端午节啥时候以及端午节的历史渊源和庆祝方式的介绍了。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民非常重视的一个节日,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一份文化传承和友情的竞争。每年五月初五,我们一起吃粽子,观看龙舟比赛,挂上艾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希望我们能够珍惜这份文化遗产,一起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