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张书记死了,到底是因为什么?能把扶贫剧拍成爆款,正午阳光的能力再一次被证实。但一部好的作品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它值得反敲。《山海情》虽然没有正面抨击过谁,但剧情里透露的人间真实也很明显了,看懂大有叔、水站站长、麻县长、杨县长和吴主任的操作,就更能理解张树成为什么会因公殉职。
《山海情》的故事线非常简单,以福建对口支援山海固的发展脉络为主线,穿插涌泉村不同村民的命运变化,点题干沙滩变金沙滩。虽然目的是好的,事实上也达到了预期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过程是顺畅的。
尤勇智饰演的李大有是村民中的典型代表,作为涌泉村李姓人家中有发言权的代表人物,他不是不支持吊庄村移民,也不是反对国家的政策,只是在看不到明显利益时,他是断然不会冒险的。所以在吊庄移民之初他是坚定的反对者,后来迫于族人压力搬去时,他也是各种“找事”。
菌菇专家凌一农来帮农民脱贫时,李大有先是不肯贷款建棚,在蘑菇滞销时他怒而烧了蘑菇棚,又在没水浇地时嚷着要砸了水站。但也是他,在闽宁镇过上好日子时,面对族人的反对意见,坚决不肯再回涌泉村。不能说李大有自私,他只是典型的利己主义的代表,是“见着兔子才撒鹰”的典型。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只顾自家的小日子而不管其他,刻画得很真实了。
水站站长是典型的两面三刀又仗势欺人的类型,手里仅有一点放水权也会被他用到无限大。说不放水就不放水,后来架不住农民闹,答应了又不肯做到,只做点面子工程糊弄糊弄算了。但等到事情败露,又立马进行改正。这样的人我们身边也不少见,拿着鸡毛当令箭,四处耀武扬威。
麻县长则是典型的好大喜功类型,新的县委书记到任,他马不停蹄想要显政绩,为了搞出点名堂,在明知闽宁镇的蘑菇种植出现推广问题时,仍视而不见,只想搞好面子工程,保住自己的前程。这样的人绝不是个例,如果直管领导不坚持原则,任由这样的人继续下去可能会酿成大祸。
杨县长的“大包大揽”看似有点霸道,但实际上却是爱民的体现。在涌泉村经济发展不前的情况下,她坚持“逼”张树成前去动员,其实是为了求变。而在蘑菇滞销时,她又号召机关食堂和干部自掏腰包为菇民解忧是为了求出路。可即使一颗红心如此,她也有力所不及的时候。食堂和干部“任务”派完了,销售路依然没有打通,急的她只能到吴主任的办公室求助。
即使看上去风风火火无所不能的吴月娟也不是扶贫路上的“孙悟空”,从她和凌一农吃饭时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即使是扶贫干部,她也不是“一霸手”,只想着摊派任务完成任务,面对这样的技术人才,她也得用特产“讨好”,并着力解决菌菇种植和推广的问题,以实际行动助力才能顺畅完成工作。
围绕这些人物的刻画,其实一场“人间真实”不用细说,大家就能看透其中的道道。从这些人物的刻画中反观张树成的殉职也就不难明白个中原因。
从《山海情》整部作品的呈现来看,这部剧很少突出个人,就算是技术流凌一农和心系闵宁的干部陈金山也都是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悄然退场并没有更多表现,而张树成戏份不多却着意用“不眠不休”和强势解决问题的方式表达,很显然非常规操作,那么后续安排其殉职也就不奇怪了。
再加上《山海情》整部作品中对扶贫干部的表现并不突出,小编猜想张树成的“极端表达”是为了突出牺牲,这和马德福这个基层干部的难形成对照,能更好地升华主题。由此来看,《山海情》还真不是一部简单的颂扬剧,这些人物的细节展现更见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