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唯心净土的思想理念之中,对于众生的根性的定义是用千差万别来形容的,门徒在唯心净土宗派教义影响之下的修行过程中,他们的发心其实也是各不相同的。当然,若以佛教最传统的大乘的菩萨精神来衡量佛教各大宗派的门徒的发心,则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修行的众生由于他们在这个世界中尝尽了种种痛苦和烦恼,从而也被迫的对整个世间产生了一种极强烈的厌离感,希望能马上离开这个世间,去一个幸福、安乐的净土,永远不再回来。在发心方向的解释来说,这类人就比较适合于修习唯心净土。
第二类适合修行唯心净土的门徒,与第一类门徒有所相同却又有所不同,因为他们与第一类从唯心净土思想方面来说适宜修行唯心净土的人相同在他们其实也有经历过世间的诸多苦难,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这些苦难的磨砺而导致对这个世界产生厌恶。反而相信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心向善,并且坚持人要入俗世苦修的理念。
另外,除了以上所总结出的在唯心净土思想理念之中适合休息唯心净土的人之外,还有一类人,他们的修行唯心净土的发心比刚才讲的这一类还要广大高远。唯心净土思想观念之中讲究的是人在俗世,先救自己后救世人。这类人的经历和感念与第二类人一样,但是第三类人除了有对于这个俗世的信心以及苦修的坚定之外,他们更是多出了一份救世的悲悯。
以上就是关于唯心净土思想所定义的最适合修行唯心净土的三类人,一般来说,唯心净土的思想理念比较容易被人所理解,但是关于唯心净土修行的门槛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而并非人人都适合修行唯心净土,这也是关于唯心净土思想要素的一大要点。